供應鏈集中度、產權性質與企業研發投入——基于A股上市公
時間:2020-10-08 來源:www.tsunamiviral.com
權性質的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來說,非國有企業客戶集中度對企業研發活動的抑制作用更明顯。不同企業研發投入的影響因素存在差異,對企業進行研發的資源和資金要求也各不相同。而隨著企業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必然也會對企業研發活動等經營活動產生影響。供應鏈管理伴隨著供應鏈競爭而發展,供應鏈集中度是企業進行供應鏈管理的體現,必然也會影響著企業的研發活動。學術界有許多關于供應鏈管理對企業經營活動影響的文獻,大多圍繞著上下游企業對企業經營風險、現金持有水平以及盈余管理等內容展開,直接研究供應鏈管理對企業研發投入的影響的文獻仍在少數。
3.1 研究假設提出 ................................ 16
3.1.1 客戶集中度對企業研發投入的影響 ........................... 17
3.1.2 供應商集中度對企業研發投入的影響 ......................... 19
4 實證分析 ..................................... 25
4.1 描述性統計 ............................. 25
4.2 回歸分析結果 ......................... 26
5 結論與啟示 .............................. 31
5.1 研究結論 ............................. 31
5.2 管理啟示 ........................... 31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1.1 研究背景
早期生產力發展水平較低時,企業能夠供應的產品數量有限的,企業之間面臨的市場競爭壓力較少。而隨著生產力發展水平提高,制造業企業的生產技術不斷升級,供應的產品數量大規模增加,市場競爭逐漸激烈。同時,消費者不再滿足于標準化的市場產品和服務,對產品的需求也趨于個性化、多樣化。傳統的“批量化”生產的標準產品是難以滿足愈加多樣化的消費者需求的,制造業企業需要改變生產模式和管理模式以適應靈活多變的市場,保持有利的市場地位,獲取利潤以持續發展。在這樣的經濟背景下,單個企業創新產品和服務的力量是有限的,豐富的信息和資源對企業創新和發展愈加重要,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借助上下游企業的資源和信息開展技術和產品創新,不斷發展自身的核心競爭優勢,占據市場份額和市場利潤。為了擁有更多的稀缺異質性資源,企業開始培養與上下游企業的合作關系,以期通過頻繁的交流與合作從上下游企業及其他利益相關者獲取更多的信息和資源。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1.1 研究背景
早期生產力發展水平較低時,企業能夠供應的產品數量有限的,企業之間面臨的市場競爭壓力較少。而隨著生產力發展水平提高,制造業企業的生產技術不斷升級,供應的產品數量大規模增加,市場競爭逐漸激烈。同時,消費者不再滿足于標準化的市場產品和服務,對產品的需求也趨于個性化、多樣化。傳統的“批量化”生產的標準產品是難以滿足愈加多樣化的消費者需求的,制造業企業需要改變生產模式和管理模式以適應靈活多變的市場,保持有利的市場地位,獲取利潤以持續發展。在這樣的經濟背景下,單個企業創新產品和服務的力量是有限的,豐富的信息和資源對企業創新和發展愈加重要,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借助上下游企業的資源和信息開展技術和產品創新,不斷發展自身的核心競爭優勢,占據市場份額和市場利潤。為了擁有更多的稀缺異質性資源,企業開始培養與上下游企業的合作關系,以期通過頻繁的交流與合作從上下游企業及其他利益相關者獲取更多的信息和資源。
隨著全球化競爭的進一步加劇,成功實施供應鏈整合對企業獲取競爭優勢的作用愈加明顯。供應鏈整合被認為是創造供應鏈價值的關鍵,是企業在合作過程中,對整個企業內部和外部的流程進行高效率整合。張延濤等(2018)通過問卷訪談對影響供應鏈整合的因素進行分析,發現制造商-供應商相互承諾等六項因素是供應鏈成功整合的關鍵因素。關系承諾是關系建立和維持的直接原因(蔣曉榮,2012)。面對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企業需要提高與上下游的合作能力,提升創新能力。一些企業已經通過信息共享成功與合作企業實現互利共贏,但也有一部分企業對企業信息十分謹慎,不愿意進行信息共享。許多專家學者對企業不愿進行信息共享的原因進行探析,總結出信任、關系承諾和關系等因素對企業間信息共享具有影響。綜合學者們的研究發現,關系承諾不同,雙方的信息共享程度和質量也不盡相同。研究關系承諾對信息共享的影響可以為研究上下游企業合作關系的路徑形成提供理論分析思路,同時也可以為上下游企業實現協同庫存管理提供理論依據。
.............................
3 實證研究設計 .............................. 16.............................
1.2 研究思路與方法
1.2.1 研究思路
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遵循多元回歸分析方法的邏輯思路。首先,借助知網的文獻搜素,以“供應鏈集中度”、“企業研發投入”、“產權性質”以及“創新”等詞語為關鍵詞收集了一些研究企業研發投入、供應鏈集中度與企業技術創新關系等相關主題的文獻,并查閱了供應鏈管理方面的相關書籍。在對這些文獻和書籍進行梳理后,逐步將研究方向集中在企業研發投入的影響因素這個問題上,并考慮將產權性質作為調節變量,以此探究不同性質的企業供應鏈集中度與企業研發投入的相關程度是否存在差異,并提出本文的主要研究假設。最后,選取研究樣本,進行數據篩選、整理,多元回歸分析,驗證研究假設,得出研究結論,并提出一些研究建議。
1.2.2 研究方法
本文首先通過文獻閱讀等定性研究方法,理清供應鏈集中度、企業研發投入和產權性質三者之間的概念和相關關系,奠定本文的關鍵研究問題和寫作的框架結構;同時,考慮到要兼具制造業行業和研發活動活躍的特征,以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上市企業為研究樣本,從國泰安數據庫收集相關變量數據,然后運用 SPSS 統計軟件進行相關性分析和回歸分析,對研究假設進行實證檢驗,實證分析了供應鏈集中度與企業研發投入之間的關系。另外,對企業研發投入采取滯后一期模型消除內生性影響,同時用供應鏈集中度的替代性變量進行穩健性檢驗,最后得出結論和建議。

.............................
1.2.1 研究思路
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遵循多元回歸分析方法的邏輯思路。首先,借助知網的文獻搜素,以“供應鏈集中度”、“企業研發投入”、“產權性質”以及“創新”等詞語為關鍵詞收集了一些研究企業研發投入、供應鏈集中度與企業技術創新關系等相關主題的文獻,并查閱了供應鏈管理方面的相關書籍。在對這些文獻和書籍進行梳理后,逐步將研究方向集中在企業研發投入的影響因素這個問題上,并考慮將產權性質作為調節變量,以此探究不同性質的企業供應鏈集中度與企業研發投入的相關程度是否存在差異,并提出本文的主要研究假設。最后,選取研究樣本,進行數據篩選、整理,多元回歸分析,驗證研究假設,得出研究結論,并提出一些研究建議。
1.2.2 研究方法
本文首先通過文獻閱讀等定性研究方法,理清供應鏈集中度、企業研發投入和產權性質三者之間的概念和相關關系,奠定本文的關鍵研究問題和寫作的框架結構;同時,考慮到要兼具制造業行業和研發活動活躍的特征,以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上市企業為研究樣本,從國泰安數據庫收集相關變量數據,然后運用 SPSS 統計軟件進行相關性分析和回歸分析,對研究假設進行實證檢驗,實證分析了供應鏈集中度與企業研發投入之間的關系。另外,對企業研發投入采取滯后一期模型消除內生性影響,同時用供應鏈集中度的替代性變量進行穩健性檢驗,最后得出結論和建議。

.............................
2 理論分析
2.1 文獻綜述
2.1.1 供應鏈集中度
對于企業來說,客戶和供應商關系到企業的銷售業務和采購業務,對企業經營的各個方面都有重要影響(Freeman,1984)。供應鏈成員之間信息交流和傳遞越緊密,信息交換越頻繁,合作關系越緊密。企業期望通過穩定的合作關系降低交易對象的不確定所增加的成本和風險,與供應商間的關系承諾越穩定,彼此間的信息共享就越充分,越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績效。反過來,建立了關系承諾的合作雙方分享自己所擁有的信息給另一方的意愿越強,越有助于關系承諾的延續。建立在情感承諾基礎上的合作雙方彼此間信息共享的層次和質量都處于高水平,更愿意為雙方的利益沖突放棄一定程度的自主性,建立良性互動的發展關系,強化合作關系。
2.1 文獻綜述
2.1.1 供應鏈集中度
對于企業來說,客戶和供應商關系到企業的銷售業務和采購業務,對企業經營的各個方面都有重要影響(Freeman,1984)。供應鏈成員之間信息交流和傳遞越緊密,信息交換越頻繁,合作關系越緊密。企業期望通過穩定的合作關系降低交易對象的不確定所增加的成本和風險,與供應商間的關系承諾越穩定,彼此間的信息共享就越充分,越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績效。反過來,建立了關系承諾的合作雙方分享自己所擁有的信息給另一方的意愿越強,越有助于關系承諾的延續。建立在情感承諾基礎上的合作雙方彼此間信息共享的層次和質量都處于高水平,更愿意為雙方的利益沖突放棄一定程度的自主性,建立良性互動的發展關系,強化合作關系。
(1)上下游企業與資本結構
關于供應鏈集中度與企業資本結構,一種結論認為供應鏈集中對企業的影響主要是積極的。如果企業破產,客戶進行的專用性投資難以收回,客戶會迫使企業會減少負債,降低財務杠桿。由此可見,企業對客戶的專用性投資會隨企業財務杠桿的變化而受到影響。一般認為,如果企業的財務杠桿比率較高,那么企業對客戶的吸引力會下降,企業有可能損失一部分銷售業務。因此,為了吸引客戶的投資,保持銷售的穩定性,企業往往會調整企業的資本結構,比如降低財務杠桿等。Banerjee 等(2008)發現依賴于重要客戶交易的美國上市企業財務杠桿水平更低。Titman(1991)的研究還發現,擁有較高財務杠桿的企業的客戶為了保護其投入的專用性投資資產,會對企業的財務風險更敏感,越期望企業保持偏低的資產負債。另外,有研究發現隨著資產專用性的提高,企業通過債務融資的成本會大于權益融資的成本,因此應根據投資項目的專用性程度選取合適的融資方式(程宏偉,2004)。Shahrur(2007)發現當少數的客戶擁有較高的議價能力時,
企業也會通過提高財務杠桿來提高自身在交易中的談判力;如果企業本身在市場中具有較高的市場地位,企業很少需要通過調整財務杠桿來調整企業的談判地位。
............................
2.2 理論基礎
2.2.1 資源基礎理論
資源基礎理論詮釋了企業的競爭優勢形成的基礎來源及其過程。Wernerfelt在 1984 年提出資源基礎理論,他認為企業不可能擁有市場中的所有資源,其所擁有的資源也不可能完全轉化為競爭優勢,即使是相同的資源到了企業也會因為企業間不同的運用方式而發揮不同的作用。企業會接觸和擁有各種各樣的有形的和無形的資源。只有當這些資源具備了難以被其他企業復制和模仿的特征時,企業也就具備了形成特有的競爭優勢的資源基礎,難以被取代的資源優勢是企業形成持續競爭力的關鍵。英國學者 Penrose 在《企業成長論》中提到企業集中了各種異質性資源,資源的異質性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獲取優勢地位的關鍵。資源的差異性并不意味著資源的不可替代性。如何在運用好自身資源的同時吸收外部的資源優勢是企業長遠發展必然要面對的問題。因此,企業在對內外部的資源進行配置和利用時,要考慮對企業外部的資源進行整合,尤其是要充分運用上下游企業的資源和信息。
............................
2.2 理論基礎
2.2.1 資源基礎理論
資源基礎理論詮釋了企業的競爭優勢形成的基礎來源及其過程。Wernerfelt在 1984 年提出資源基礎理論,他認為企業不可能擁有市場中的所有資源,其所擁有的資源也不可能完全轉化為競爭優勢,即使是相同的資源到了企業也會因為企業間不同的運用方式而發揮不同的作用。企業會接觸和擁有各種各樣的有形的和無形的資源。只有當這些資源具備了難以被其他企業復制和模仿的特征時,企業也就具備了形成特有的競爭優勢的資源基礎,難以被取代的資源優勢是企業形成持續競爭力的關鍵。英國學者 Penrose 在《企業成長論》中提到企業集中了各種異質性資源,資源的異質性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獲取優勢地位的關鍵。資源的差異性并不意味著資源的不可替代性。如何在運用好自身資源的同時吸收外部的資源優勢是企業長遠發展必然要面對的問題。因此,企業在對內外部的資源進行配置和利用時,要考慮對企業外部的資源進行整合,尤其是要充分運用上下游企業的資源和信息。
資源基礎理論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資源是企業生產經營的基礎,企業會根據資源的屬性和特征做出生產經營決策,優化生產流程,只有依靠這些異質性資源生產出市場所需的具有差異性的產品,企業才能在市場上獲取足夠的市場份額,保持企業活力。?資源的不可模仿性很重要。資源不具有模仿性的原因很多,包括資源本身所具有的高度復雜性,比如人才、知識成果和組織文化等資源所表現出來的不可模仿性,這些資源本身所具有的特性是難以復制和模仿的。而且,當這些資源的模仿成本遠遠高于預期收益時,競爭對手往往沒有模仿的動力。?企業應該重視對資源的管理。員工對企業資源的運用和轉化具有重要作用,企業為員工提供不斷學習的機制和機會,培養員工學習豐富的技能知識,形成勇于創新的習性。此外,客戶和供應商也是企業所擁有重要外部資源,他們也能為企業帶來一些優勢,利用好與上下游企業的關系改善生產流程和生產技術,讓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獲得一定的優勢。
.................................
3.1 研究假設提出 ................................ 16
3.1.1 客戶集中度對企業研發投入的影響 ........................... 17
3.1.2 供應商集中度對企業研發投入的影響 ......................... 19
4 實證分析 ..................................... 25
4.1 描述性統計 ............................. 25
4.2 回歸分析結果 ......................... 26
5 結論與啟示 .............................. 31
5.1 研究結論 ............................. 31
5.2 管理啟示 ........................... 31
4 實證分析
4.1 描述性統計
通過對數據的初步分析可以發現,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在研發投入方面出現兩極分化的不平衡現象,一些研發投入較強的企業拉高了行業的平均值,整體來說研發投入強度較低,RDI 的平均值為 5.22%。樣本企業客戶集中度最大值為 97.43%,最小值為 6.83%,平均數為 39.32%,中位數為 35.34%,這說明有些企業的業務集中在少量的客戶,整體而言該行業的客戶集中度較高;而供應商集中度也出現個別企業較高的情況,樣本企業的最大值為 84.38%,最小值為 9.04%。但相對客戶集中度,供應商集中度的標準差更小,分布更均勻。企業規模的最大值為 25.6844,平均數為 22.0662,中位數為 21.8635,最小值為 20.0122,標準差為 1.018,中位數和平均數較為接近,說明樣本企業的資產規模較為集中。在盈利能力方面,樣本企業盈利能力最大值為 0.2228,最小值為-0.2211,存在較大的差距,平均數為 0.0372,中位數為 0.0214,平均數大于中位數,說明樣本企業中有一部分企業的盈利能力較好。在資本結構方面,最大值為 92.87%,最小值為 0.08%,中位數為 30.70%,平均值為 32.37%,說明樣本企業規模的分布相對集中。在企業年齡上,最大值為 3.6636,最小值為 2.3979,樣本企業年齡整體上分布較為均勻,平均數和中位數分別為 3.0618 和 3.0910,企業間的年齡存在一定的差異。在兩權分離程度上,最小值為 0,最大值為 39.17%,中位數和平均數分別為 1.22%和 3.93%,平均數大于中位數,說明樣本企業兩權分離程度較高,兩權合一的企業仍在少數。各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如表 4-1 所示。

4.1 描述性統計
通過對數據的初步分析可以發現,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在研發投入方面出現兩極分化的不平衡現象,一些研發投入較強的企業拉高了行業的平均值,整體來說研發投入強度較低,RDI 的平均值為 5.22%。樣本企業客戶集中度最大值為 97.43%,最小值為 6.83%,平均數為 39.32%,中位數為 35.34%,這說明有些企業的業務集中在少量的客戶,整體而言該行業的客戶集中度較高;而供應商集中度也出現個別企業較高的情況,樣本企業的最大值為 84.38%,最小值為 9.04%。但相對客戶集中度,供應商集中度的標準差更小,分布更均勻。企業規模的最大值為 25.6844,平均數為 22.0662,中位數為 21.8635,最小值為 20.0122,標準差為 1.018,中位數和平均數較為接近,說明樣本企業的資產規模較為集中。在盈利能力方面,樣本企業盈利能力最大值為 0.2228,最小值為-0.2211,存在較大的差距,平均數為 0.0372,中位數為 0.0214,平均數大于中位數,說明樣本企業中有一部分企業的盈利能力較好。在資本結構方面,最大值為 92.87%,最小值為 0.08%,中位數為 30.70%,平均值為 32.37%,說明樣本企業規模的分布相對集中。在企業年齡上,最大值為 3.6636,最小值為 2.3979,樣本企業年齡整體上分布較為均勻,平均數和中位數分別為 3.0618 和 3.0910,企業間的年齡存在一定的差異。在兩權分離程度上,最小值為 0,最大值為 39.17%,中位數和平均數分別為 1.22%和 3.93%,平均數大于中位數,說明樣本企業兩權分離程度較高,兩權合一的企業仍在少數。各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如表 4-1 所示。

............................
5 結論與啟示
5.1 研究結論
目前,我國制造業在國際市場上僅僅依靠價格優勢難以實現高利潤水平。為了扭轉長期處于價值鏈低端的狀態,制造業企業需重視研發創新的作用,加大研發投入。創新能力是企業不斷發展進步的關鍵力量,是不斷獲取利潤空間和市場份額的基礎。制造業企業是我國參與國際競爭的中堅力量,對于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通過對電子設備制造業上市公司 2012-2018 年的財務數據進行實證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結論:第一,客戶集中度和供應商集中度均會顯著負向影響電子設備制造業的企業研發投入強度,對企業研發活動產生一定的阻礙作用。第二,對不同產權性質的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來說,非國有企業客戶集中度對企業研發活動的抑制作用更明顯。
不同企業研發投入的影響因素存在差異,對企業進行研發的資源和資金要求也各不相同。而隨著企業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必然也會對企業研發活動等經營活動產生影響。供應鏈管理伴隨著供應鏈競爭而發展,供應鏈集中度是企業進行供應鏈管理的體現,必然也會影響著企業的研發活動。學術界有許多關于供應鏈管理對企業經營活動影響的文獻,大多圍繞著上下游企業對企業經營風險、現金持有水平以及盈余管理等內容展開,直接研究供應鏈管理對企業研發投入的影響的文獻仍在少數。本文對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企業研發投入強度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實證研究,對于現實中的制造業企業來說,在進行研發創新決策時,企業自身上下游企業的集中情況也是一個值得借鑒和參考的因素。當企業的客戶和供應商較為分散時,客戶和供應商帶來的需求信息、有保證的營業收入以及原材料信息等因素對于企業開展研發活動是有利的,企業可以抓住上下游企業帶來的市場信息積極地開展有針對性的研發活動,加大研發投入的水平。此外,也要警惕供應鏈集中度過高帶來的“敲竹杠”行為,上下游企業過于強勢的議價能力不利于企業研發活動的開展??梢?,只為少數客戶提供產品或服務的經營策略對電子設備制造業來說并不是最優策略,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的創新發展計劃及時調整企業與上下游企業的交易關系,防止客戶和供應商過于集中帶來的信息和資源閉塞,不利于企業的創新活動開展。而對于非國有企業來說,應盡量保持分散的客戶狀態,這樣企業研發活動不會受到過多的負面影響。
參考文獻(略)
5.1 研究結論
目前,我國制造業在國際市場上僅僅依靠價格優勢難以實現高利潤水平。為了扭轉長期處于價值鏈低端的狀態,制造業企業需重視研發創新的作用,加大研發投入。創新能力是企業不斷發展進步的關鍵力量,是不斷獲取利潤空間和市場份額的基礎。制造業企業是我國參與國際競爭的中堅力量,對于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通過對電子設備制造業上市公司 2012-2018 年的財務數據進行實證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結論:第一,客戶集中度和供應商集中度均會顯著負向影響電子設備制造業的企業研發投入強度,對企業研發活動產生一定的阻礙作用。第二,對不同產權性質的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來說,非國有企業客戶集中度對企業研發活動的抑制作用更明顯。
不同企業研發投入的影響因素存在差異,對企業進行研發的資源和資金要求也各不相同。而隨著企業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必然也會對企業研發活動等經營活動產生影響。供應鏈管理伴隨著供應鏈競爭而發展,供應鏈集中度是企業進行供應鏈管理的體現,必然也會影響著企業的研發活動。學術界有許多關于供應鏈管理對企業經營活動影響的文獻,大多圍繞著上下游企業對企業經營風險、現金持有水平以及盈余管理等內容展開,直接研究供應鏈管理對企業研發投入的影響的文獻仍在少數。本文對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企業研發投入強度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實證研究,對于現實中的制造業企業來說,在進行研發創新決策時,企業自身上下游企業的集中情況也是一個值得借鑒和參考的因素。當企業的客戶和供應商較為分散時,客戶和供應商帶來的需求信息、有保證的營業收入以及原材料信息等因素對于企業開展研發活動是有利的,企業可以抓住上下游企業帶來的市場信息積極地開展有針對性的研發活動,加大研發投入的水平。此外,也要警惕供應鏈集中度過高帶來的“敲竹杠”行為,上下游企業過于強勢的議價能力不利于企業研發活動的開展??梢?,只為少數客戶提供產品或服務的經營策略對電子設備制造業來說并不是最優策略,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的創新發展計劃及時調整企業與上下游企業的交易關系,防止客戶和供應商過于集中帶來的信息和資源閉塞,不利于企業的創新活動開展。而對于非國有企業來說,應盡量保持分散的客戶狀態,這樣企業研發活動不會受到過多的負面影響。
參考文獻(略)
相關閱讀
- MBA戰略管理論文——廣汽工業集團發展戰略與實施對...2014-12-07
- MBA戰略管理論文2014-12-07
- MBA項目管理論文2014-12-07
- MBA市場學論文:品牌認知和品牌危機2014-12-07
- 供應鏈集成影響企業價值的實證研究2016-05-03
- 基于系統論的供應鏈質量管理研究2016-11-20
- 基于供應鏈的傳統家電零售企業績效評價研究2017-04-06
- 供應鏈環境下X公司的采購管理研究2017-08-09
- 供應鏈項目管理環境下SH集團公司物資庫存管理研究2018-01-12
- 互聯網供應鏈金融模式的財務風險管理研究2018-06-06
- 碳補貼政策下供應鏈企業一體化國際貿易策略選擇2018-07-29